凤庆县雪山镇:小镇代表“泥土味”的履职答卷
时间:2025/7/11 9:03:02| |本文来源:雪山镇人大主席团|点击数:
一次次走村入户的身影,一本本写满民情的笔记,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庞……这是临沧市凤庆县雪山镇人大代表履职最生动的剪影。这是一份用脚步“走出来”、用真情“写出来”、用实干“干出来”的履职答卷,字里行间浸润着责任担当,点点滴滴汇聚成推动家园前行的磅礴力量。
产业富民:泥巴裹腿寻出路
“咱们的核桃,历史久远,品质好,但包装上还缺个响亮名字,外地市场不认识啊!”李树军代表早在很多年前一次人代会上那句发言,正是常常蹲在田埂、泡在作坊里听来的心声。于是他说干就干,注册了“果脑”品牌,现在还在村上搞起了助农直播间站。
如今,“果脑”品牌核桃年销量已达300吨,带动 500多户果农增收,户均年增收300多元。当外地客商订单如雪片般飞来,果农们数着增收的钱款,黝黑脸庞上绽放的笑容比秋阳更灿烂。
加工车间里,老果农王伯指着新添置的现代化设备:“李代表多方奔走,引进了这套保鲜设备,生产出了鲜食核桃,售卖时间最长延长4个月,产品附加值提升60%,价格也高了许多!”从零星作坊到如今初具规模的小型加工企业,从粗放加工到精细生产,代表们脚下沾满泥土的调研,最终化为产业蓬勃生长的养分。
家园焕颜:汗水浇灌新风景
人居环境整治之初,并非一路坦途。特别是清理拆除一些私搭乱建时,有村民抵触情绪强烈。立马村代表们一次次登门,坐在农家院里耐心解释规划蓝图,描绘未来村景。他们卷起袖子,带头清理陈年垃圾堆,汗水浸透了衣背,双手也被竹条划出血痕。
在他们的带动下,全村累计拆除私搭乱建22处,清理垃圾死角60余个。代表们以行动为笔,汗水为墨,最终绘就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画卷:曾经的垃圾死角变成了小花圃,破败院墙被绘上充满乡土气息的壁画,清澈溪流穿村而过,孩童们在新修的活动场所上嬉笑奔跑——这如画新景,正是代表们为民初心的生动注脚。
枝叶关情:急难愁盼放心头
当下正值雨季,暴雨突然来袭,深夜的雪山镇荒田村,几束手电光刺破厚重雨幕,人大代表们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水里排查隐患。在这次强降雨中,代表们共排查险情4处,组织83人次紧急抢修被冲毁路段235米。
村民李大娘拉着浑身湿透的代表们的手,哽咽着说不出话。这连通的不仅仅是道路,更是代表与乡亲们心贴心的情感纽带。风雨里,他们成了百姓心中最踏实的堤岸。从为孤寡老人修缮漏雨屋顶,到为留守儿童联系课后辅导,这些看似微末的“一老一小”暖心事,正在一砖一瓦筑牢民心的根基。
乡村善治:田间地头化纷争
当前,雪山境内光伏发电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,新文村老张和老李家因田埂界限起了争执,眼看矛盾就要升级。李学富代表闻讯赶到,顾不上吃饭,在地头上临时建起“田间法庭”。他俯身仔细查看模糊的地界痕迹,又耐心倾听双方积压多年的委屈,从法理讲到乡情,从祖辈情谊说到子孙和睦。夕阳西下时,两人终于握手言和,一条清晰的新田埂被划了出来,项目得以顺利实施。
这场特别的调解,映照出代表们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就地解”的朴素智慧。仅去年一年,雪山镇各级人大代表就成功调解类似土地纠纷、邻里矛盾35起,调解成功率达97%以上。在代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,密密麻麻记满了从土地纠纷到赡养难题的各种诉求,累计收集、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6条,一条条带着露珠的“一线建议”,最终融入了乡村治理的细节纹理。
山路弯弯,连接的是永不疲倦的足迹;岁月深深,沉淀的是未曾更改的初心。这些奔走于阡陌之间的人大代表们,以双脚丈量民情,用汗水浇灌希望,在山路尽头处,让幸福的繁花渐次绽放,馥郁芬芳——他们俯身捧起泥土的芬芳,只为托举起乡亲们沉甸甸的明天。